Pages

Thursday, October 15, 2020

心理學作家劉軒:我們的注意力 要留給值得的事物 - MISC

sayauntungdah.blogspot.com

【文/賴若函 圖/卓杜信】

47歲的劉軒,已經擁有一雙小學生子女,卻仍然帥氣有型。Facebook粉絲專頁擁有的33萬粉絲,雖然他也像父親劉墉一樣是知名作家,著作等身,從19歲開始寫書,至今已有17本著作,但是在筆耕之外,他還有諸多斜槓身分。

如同他收藏的上千張黑膠唱片,雖然是20世紀初的產物,近來卻重新翻紅,背後也代表人們想要重拾更真實、慢步調、更有人味的生活。

他鼓勵年輕人,珍惜自己的「注意力」,不要被網路、社群平台劫持;而是花更多時間,聽取內心的呼喚,認真追尋自我,並且建立好習慣,擁有正向循環的生活。

你的關注反映你的價值,留時間給自己思考

一個出生在數位時代,習慣了透過手機和社群網路進行社交的年輕人,就好比只吃精緻的砂糖,但沒啃過新鮮的甘蔗。然而,當你慢下來咀嚼甘蔗,會發現它有深度在。

年輕人,要聽取「自然」的呼喚,這可以說是大自然,也是來自內心的聲音。例如對很多年輕人來說,「約會」這件事可以很速食,Tinder(約會App)滑一滑就約了。但是人到後來,還是會想找到真正了解你的伴。

以前生活比較慢、沒有那麼多東西讓我們分心,人多了一些時間可以思考、休息。現在的「人生代糖」太多了,但年輕人更需要了解:你們是有價值的,你的注意力可以換錢。所謂的注意力經濟,說的就是誰擁有你的眼球最久,誰就可以賺錢。

正因如此,你更要思考你的注意力頻寬在哪,因為這反映出你的價值。當你免費把注意力給了很多譁眾取寵的平台,雖然娛樂了自己,但可能喪失了自己的價值。

用晨間的6個練習,拿回大腦主控權

我們的注意力,要給值得的事物。不只是人,而是我們所想要實現的事情,想要朝哪個方向去發展。很多時候,我們的大腦處於被劫持的狀態,無法自主。

我在幾年前看過一本書,影響我很多,叫做《上班前的關鍵1小時》。這個作者曾經歷嚴重車禍,瀕臨死亡。他本來是頂尖業務,後來欠了一屁股債,得了嚴重憂鬱症。

後來他發現,透過每天早上起來固定做的6件事,生活品質會愈來愈好。古人說:「一日之計在於晨」,這句話有道理,我會盡量給出時間來做這6件事:S.A.V.E.R.S.。靜心(Silence)、肯定(Affirmation)、觀想(Visualization)、運動(Exercise)、閱讀(Reading) 、書寫(Scri-bing)。

這6件事完整做完要1小時,簡單做就15分鐘。當你一早起來,先獨處一下,讓自己身體動起來,讀一些正面的書,肯定自己的思緒,問自己今天要做的最重要事情是什麼?在腦袋裡演練一次,你已經在一天開始時,掌控你的大腦。

【全文未完,完整內容請見《Cheers》230期,網址http://www.cheers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97893】

【本文由Cheers雜誌授權報導,未經同意禁止轉載。】

Let's block ads! (Why?)




October 16, 2020 at 08:00AM
https://ift.tt/2SVuOE0

心理學作家劉軒:我們的注意力 要留給值得的事物 - MISC

https://ift.tt/3hCOwzu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